本学期海棠班开展了极具巴蜀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——川剧变脸,小朋友们不仅对川剧变脸产生了好奇,并且对模仿变脸表演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为了让小朋友能够更好地欣赏、感受、体验川剧变脸的艺术表演形式,在主题活动背景下,我们首先让小朋友认识了川剧变脸的由来和特点,并初步尝试与家庭成员共同设计绘制了川剧变脸的脸谱,由此班级也开启了与川剧变脸的奇妙邂逅。
一、在变脸日
小朋友将在家设计制作好的脸谱带到幼儿园分享啦,在分享的过程中蒋俞文(4岁)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,引发了大家的探讨。
蒋俞文(4岁):“范老师,什么时候才到变脸日呀?我好想快点到变脸日。”
什么是变脸日?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。
蒋俞文(4岁):“小朋友的节日就是变脸日呀!
潘芯燃(3岁):“变脸日就是会很快乐呀,也可以不开心。”
张家一(4岁):“变脸日我们就可以去宽窄巷子看变脸表演了。”
高梓鹏(4岁):“变脸日我就可以随便变成什么啦!”
罗斐瑶(3岁):“我喜欢变脸日,因为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穿上漂亮衣服。”
插入“在变脸日”视频
关于变脸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节日?在变脸日可以做些什么?在小朋友的畅想中,这是一个充满童趣、充满温馨、充满快乐的“节日”,也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“节日”,在变脸日大家可以做一切想做但在生活中可能又没有办法去做的事。
二、初遇变脸日
在小朋友们的期盼中,“变脸日”终于来啦!属于“变脸日”的川剧变脸小馆也在这一天出现,变脸馆中不仅有自制的脸谱、扇子,还有表演的道具服装,在变脸主题馆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?
潘芯燃(3岁):“范老师,我会变脸,我可以表演给你看吗?”
刘瑾萱(3岁):“我也会,我和爸爸妈妈做了脸谱面具。”
周宇鑫(4岁):“变脸要用脸谱还有扇子,用扇子遮住脸,就可以变啦。”
在好玩的川剧变脸馆中,一场趣味川剧变脸模仿表演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,一起来观看吧!
三、变脸日表演秀
经过初次运用自制道具进行川剧变脸模仿表演,小朋友们对于川剧表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,对“变脸日”的讨论也没有停止。
刘瑾萱(3岁):“范老师,我好喜欢变脸日, 那天好好玩。”
林雨萱(4岁):“我们可以不可以再过一次变脸日?”
王斯毅(4岁):“不可以,我们已经过了变脸日了。”
蒋俞文(4岁):“可以,变脸日每天都可以过。”
罗兰欣(4岁):“我觉得想什么时候过变脸日都可以。”
于是,海棠班的小朋友们开始策划一场变脸日的表演秀。那么,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?
赵伊墨(3岁):“我准备用我妈妈那件亮亮闪闪的衣服做披风。”
刘瑾萱(3岁):“我有爸爸妈妈给我做的脸谱面具和扇子。”
赵佳涵(4岁):“要准备漂亮的衣服来变脸。”
王悦丞(4岁):“我妈妈给我买了变脸的服装。”
王朝阳(4岁):“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专门表演变脸的服装。”
周宇鑫(4岁):“我想用自己做的扇子来表演变脸。”
小朋友们根据川剧变脸表演的特点,大胆讲述了进行变脸模仿表演需要做的准备,大家做变脸扇、变脸帽(日罩子)、设计变脸服装,期待着变脸日表演秀的到来。
准备好表演需要用的道具,该在哪里表演呢?
罗兰欣(4岁):“我想在有舞台的地方表演。”
林雨萱(4岁):“我也是想在舞台上表演。”
赵伊墨(3岁):“我觉得可以在大型图书区的舞台表演。”
赵佳涵(4岁):“还可以在操场上表演。”
王悦丞(4岁):“操场上表演就可以邀请其他哥哥姐姐来看啦。”
马留晟(4岁):“我可以看他们表演吗?”
最后,通过大家的讨论,决定在操场上的旗台进行表演,所有的道具、服装、场地、观众都准备好了,一起进入海棠娃的变脸表演时刻吧!
川剧变脸是巴蜀文化的瑰宝之一,在本次活动过程中可以看见小朋友对变脸的独特理解,并由此衍生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“变脸日”,小朋友们积极准备变脸日的变脸表演,通过趣味的体验活动,小朋友们认识、了解川剧变脸的同时,也萌发了对川剧文化的兴趣。
撰稿:海棠班
时间:2023年6月1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