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【幼小衔接】成师附属和幼向日葵班幼小衔接主题活动


从幼儿园到小学

不是翻山越岭

不是跳跃大沟深壑

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

而是童年生活的

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虞永平

《3—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提出5-6岁儿童社会适应的合理期望是“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”。

经过大班一年时间的学习与生活,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颗种子——我们要上小学了。“小学”这个词在孩子的心目中,充满了对未知生活的好奇,于是,孩子们展开了讨论:“老师,小学是怎么样的呢?”“我好想知道小学的操场是什么样子的啊!”“老师,听说小学中午就不会午睡了对吗?”这些和孩子切身相关的问题促使他们去思考、去行动,带着对小学的疑问,于是,向日葵班的老师和孩子们开启了“你好,小学”的探索之旅,帮助孩子们更加了解小学,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。

1、畅想未来——我心目中的小学?

图片 1

在孩子们的心目中,小学是怎样的呢?

刘梓轩(6岁):“我心目中的小学有很高的楼房,然后也有五星红旗。”

杨坷霓(5岁):“我觉得小学应该很大,有四层楼,有围墙,也有楼梯,还有升国旗的旗台。

宋羿杭(6岁):“我心目中的小学有很大很大的操场,有装球的地方,还有足球场,有五彩跑道,小朋友可以在上面跑步,还会有雕像。”

罗逸宸(6岁):“我心目中的小学有篮球场,很多小朋友在里面打篮球,还有跑步的地方,学校的房顶上有一面五星红旗。”

二、奇思妙想——对小学的好奇?

关于小学,孩子们心中有太多的好奇与疑问,也会有一些对小学的期许,一起来听听孩子们的童言稚语吧!

李彦琦(6岁):“我很好奇小学的操场。”

张俊杰(5岁):“我想看看他们的教室。”

彭靖冉(6岁):“我好奇的小学的作业有多少。”

罗逸宸(6岁):“我很好奇小学的黑板长什么样子,还期待能在小学里当班长。”

朱梦兮(5岁):“我好奇小学的桌子是什么样的?我接下来的梦想就是在小学里当一名队长。”

刘梓轩(6岁):“我好奇小学的玩具有什么不同的,然后想在小学当学霸。”

李彦琦(6岁):“我还好奇小学的房子长什么样子。”

黄睿鸣(6岁):“我好奇小学里面的座位还有桌子,我想看看小学的篮球场。”

李浩轩(6岁):“我想知道小学的睡房是什么样的。”

小朋友们讨论得热火朝天,基于孩子们的好奇,于是,老师提议:“小朋友们,大家可以趁着周末时光,和爸爸妈妈一同去往小学参观参观。”

三、参观小学——交流分享

周一回到幼儿园,好几个孩子在晨间活动的时候便迫不及待地向老师、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看到的小学。

朱梦兮(5岁):“老师,我去过小学了,我参观了小学的操场,有这么大,是圆形的,操场上有足球场,还有球筐。”

杨坷霓(5岁):“我也去过小学的教室里面,教室里面是长方形的,里有粉笔,还有一些作业,桌子跟椅子的摆放跟幼儿园不一样。”

杨语涵(6岁:“我去小学的外面看过,小学的房子很大,比幼儿园大,也看到了足球和篮球场。”

罗逸宸(6岁):“我有路过小学的大门,小学的大门是长方形的,上面还有字。”

陈皓辰(6岁):“爸爸、妈妈和婆婆都带我去过小学,我看到小学的楼房很高,就快要到天上了,里面还有很多个圆形的桌子,是用来摆食物的,还有很大的椅子,是教室里的椅子,天花板上的每个地方都有很多灯。”

四、观察体验——学做小学生

543d715d6f3f892202eb2c66bda51ea2 e18d15bb198ef9f6695b5b5a52d23655

在去过小学的孩子们的交流分享下,大家兴趣满满,脑海中不由得对于小学又多了几分好奇。于是,老师借此契机,利用视频、图片等方式带领孩子们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与小学的一天,在看到小学生上课的图片时,朱梦兮说:“看,我说小学是这样坐的吧!”有好几个小朋友回应:“我也会这样坐!”于是,经过讨论后,老师提议大家一起学做小学生。

在探索过程中,小朋友们发现,除了小学生的坐姿跟幼儿园不一样,发现小学生的书包里装的物品也是不一样的,在老师的带领下,大家总结出:幼儿园的小朋友书包里装的是汗巾、衣服等这样的生活用品,而小学生的书包里装的是课本、作业本、文具盒\笔袋、水杯等等,更多装的是学习用品。

《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》中的生活准备中指出:“幼儿要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能分类整理好自己的物品。”对于即将升入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,学会整理小书包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,于是,老师提议:“不如,我们再来学一学小学生整理书包吧!”,孩子们一致同意,就这样,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在教室里寻找小学书包里会放的物品,找好后,一场“自己整理书包”的比赛便如火如荼地开启!

图片 2

通过整理书包的活动,孩子们知道要学会自己整理书包,整理整齐的书包才能更好的帮助自己及时找到需要的物品。

五、感知不同——幼儿园与小学

“小学和幼儿园除了坐姿不同,书包不同,还有什么是不一样的呢?”孩子们展开了讨论,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。

图片 3

原来,小学与幼儿园的桌子、椅子、卫生间、操场、午睡情况、上课坐姿等等都不一样。

六、大胆诉说——小学担忧

当得知小学生回家要写作业以后,孩子们对于上小学提出了自己的担忧:

“上小学了,作业会很多怎么办?”

“上小学就要早起了,早上起不来怎么办?”

“我比较担心到时候我不知道数学题怎么做。”

上小学这件事,孩子们一边憧憬,一边担忧,为了帮助为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,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,于是,老师发了“你好,小学”的亲子学习单,邀请爸爸妈妈们共同了解孩子对于上小学的困惑与担忧,并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,帮助孩子克服心理的担忧,正确面对上小学这件事。

图片 4

2、憧憬小学——往年毕业生返园进班答疑解惑

为了更好帮助孩子们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,老师们邀请上一届毕业的姐姐余可馨为大家答疑解惑。

图片 5

6月28日上午,两位特殊的小客人——余可馨和她的好朋友进到班级,孩子们高兴极了,大班的部分哥哥姐姐依旧记得余可馨姐姐,姐姐刚进到班级,孩子们便簇拥着向姐姐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,于是,老师们组织大家坐好后,余可馨姐姐首先为孩子们介绍了她所在的小学的一天,介绍完后,大家积极向姐姐提问关于小学生的一切,两位姐姐也很耐心的为孩子们答疑解惑。

文煜爱(5岁)“小学的操场有多大?”

姐姐们:“特别大,跑一圈两圈都要很久。”

王亦可(4岁):“小学是不是在教室里吃饭呢?”

姐姐们:“一年级会在自己的班上吃,到了二三四年级就会去到食堂里面吃饭,但是吃饭是不能喝水的,在教室里吃在食堂里吃都不能喝水。”

杨柯霓(6岁):“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不能喝水?”

姐姐们:“因为这样子的话,你就吃汤泡饭,对身体不好。”

刘梓轩(6岁):“小学生睡觉是不是趴在桌子上睡的?”

姐姐们:“对,没有被子,如果你穿了外套的话,可以把外套脱下来当被子,但是不能把头一直放在衣服里面,这样万一你喘不过气就很危险。”

宋羿杭(6岁):“小学有什么课呢?”

姐姐们:“有语文、数学、科学、心理健康、美术和体育。”

李浩轩(6岁):“小学下课可以做什么呢?”

姐姐们:“下课可以喝水、上厕所、和同学聊天玩耍,但是不能疯玩打闹。”

杨语涵(6岁):“小学的书包是什么样子的?”

姐姐们:“小学的书包不是跟幼儿园一模一样的,小学的书包是你想要什么书包就买什么书包。”

李彦琦(6岁):“小学有玩具吗?”

姐姐们:“有篮球或者跳绳。”

……

姐姐们的到来,使孩子们对于接下来的小学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对小学生活满心的期待。

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,也是孩子们经历的一个重要转折,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。在本次活动的实施中,孩子们对小学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,真切感受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,激发了他们上小学的欲望,萌发对成长的期待和美好的向往,为孩子们顺利进入小学莫定了坚实的基础,相信不久的将来,孩子们也会像哥哥姐姐一样,迈着自信、从容的步伐走进小学,开启人生新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