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健康速递 | 肺结核的防治,你需要知道多少?

肺结核又称“痨病”,由结核杆菌经呼吸道传播侵害人体肺部的慢性传染病,具有较强的传染性,如果发现不及时、治疗不彻底,将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,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。今天的硬“核”科普,让我们一起了解肺结核的防治小知识。


呼吸道传播:

呼吸道传播是肺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染途径,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。肺结核病患者咳嗽、咳痰、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,结核分枝杆菌会随着飞沫排出,如果易感者吸入了结核病患者的飞沫则有可能被感染。

接触传播:

接触传播是肺结核病传播的另一重要途径。结核病人使用过的餐具、吃剩的食物,都有可能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。

母婴传播:

如果母亲患有结核病,怀孕期间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脐带血液进入胎儿体内而发生感染。?

大多数人都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。但婴幼儿、老年人、体弱多病、抵抗力低的人群感染率较高。同时艾滋病毒感染者、免疫力低下者、糖尿病病人、尘肺病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,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。

肺结核可防可治。因此尽早发现、尽快诊断、规范治疗是关键,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~8个月,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~24个月。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,绝大部分的早期结核病患者都能根治。但如果治疗不规范,自己擅自停药、改药,容易产生耐药结核。一旦发生耐药,治愈率低且病死率高,治疗费用高,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。

    1.新生儿要第一时间接种卡介苗,预防肺结核。

2.合理膳食,均衡营养,劳逸结合,保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。

3. 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,有助于预防肺结核。

4.居家时开窗通风,保持房间经常通风换气,保持空气流通,勤晒衣服和被褥。

5.不去人多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场合,在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,远离结核传染风险。

对于肺结核患者要避免传染给他人,加强自我管理和防护:

1.在咳嗽、打喷嚏时,应当避让他人、遮掩口鼻。

2.不要随地吐痰,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,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。  

3.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,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,保持居室通风,佩戴口罩,避免家人被感染。

4.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,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,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家人。